- · 《电脑与信息技术》征稿[08/03]
- · 《电脑与信息技术》投稿[08/03]
- · 《电脑与信息技术》栏目[08/03]
- · 《电脑与信息技术》刊物[08/03]
合合信息技术先进性不足、营收涉嫌虚增,核心(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具体请见下表。 如此庞大的月活,按0.2%的付费率计算,每月将有24万付费用户,按500元客单价,将产生1.2亿元营收,这样当年4.42亿元的年化营收仿佛
如此庞大的月活,按0.2%的付费率计算,每月将有24万付费用户,按500元客单价,将产生1.2亿元营收,这样当年4.42亿元的年化营收仿佛就有谱了。
但个人消费者日均使用扫描全能王却仅为6分多钟,月均启动次数也仅为2次,使用频率非常低。具体请见下面2张表。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发行人营收中来自非注册用户的付费,无论是客户数量、付费金额还是占比都在持续增长。具体请见下面2张表。
其中,境内电话核查累计已反馈用户841个,累计反馈比例为20.28%;境外电话核查累计已反馈用户13个,累计反馈比例仅为为2.03%;APP推送核查累计已反馈用户501个,累计反馈比例更是只有0.13%。
再结合发行人营收的高增长,特别是智能文档识别中C端APP营收翻倍增长,这样的市场势必导致其他竞争者大量涌入,从而通过相互竞争不断降低毛利率,很难出现发行人长期保持高毛利率的情况。
但发行人的扫描全能王和名片全能王,分别早在2009、2010年就已经上线,距离2019的增长启动元年已接近10年。
12 高利润率与高营收增长兼得,不符合市场投资规律
11 第四季度营收占比较大,不符合收入按期分摊
如果迟迟不见起色,说明软件性能和用户需求的匹配不好。也就是说,扫描全能王和名片全能王在之前整整十年,都没有受到付费用户需求的热捧。
核心营收连续井喷式增长突然启动于上市报告期初,时机过于巧合
除了营收可能存在虚增,发行人的另一核心问题是技术先进性不足,以及未能在产品使用中体现,这可能不满足科创板对技术先进性的要求。
月度活跃用户数未去除多渠道重复计算,无法据此支持营收增长的合理性
个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发行人等待固定时间后就可以从平台收款,比如APP Store为45天,微信为1周。所以C端APP的应收账款的增长率应与营收增长大致保持一致。
但是,这样统计出的月活,已经严重失真而失去参考价值,也无法成为支持营收翻倍增长的依据。
但国内OCR市场的主流需求,并不要求对非常苛刻的纸质文档进行文字识别,而是实现通常办公条件下的文字识别即可,所以国内竞争对手在技术上也已经能满足,性价比反而是关键,而这恰恰是互联网巨头通过资金实力最易实现的长处。而发行人空有更胜一筹的技术,却超出了市场的主流需求,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同时其在资金实力和市场运营推广反而面临相对短板,这种情况下想要从互联网巨头处夺取九倍于市场自然增长的份额,更是难于登天。
10 应收账款增长与营收增长明显不匹配
至于对挖掘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目前国内企查查和天眼查等竞争对手在技术和市场知名度上均不落后于发行人。
03 竞争对手众多且强大,想要夺取九倍市场份额难于登天
至于文字识别后对提取信息的处理和利用,本质上是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早已是非常成熟的领域,也不是发行人技术优势所在,更谈不上技术先进性。
但发行人却在上述预测后的首年2019年,就实现了139.13%的增长,十倍于上述预测的市场增长率,且未见因发行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提升性能等合理原因,所以这样十倍的高增长明显不合理。
即使上述反馈结果均显示交易真实,也会因为反馈比例过低,而存在“幸存者偏差”,导致未能发现虚假交易。
这个解释具有很大的表面合理性,但却说不通一点,既然扫描全能王的VIP使用不限次数或高达1000次/月,而消费者个人日均和月均使用频率又很低根本用不完,在同一公司为何不能一人购买后共享分摊,而非要多人重复购买却利用不充分?
何况,在上述已经很低的反馈中,还存在回复负面结果。比如,3个2020年度购买的扫描全能王用户对“首次购买时间是什么时候?”的回复是2021年;2个扫描全能王用户对“是您本人购买的扫描全能王年度/月度VIP会员吗?”的回答“不是”。这更加深了对刷单和虚增营收风险的担忧。
如果发行人产品越来越受用户欢迎,不但会有更多用户加入付费用户行列,已付费用户的续费率也应有增长,至少应稳定不下降。
08 付费用户的IP地址集中
综上,发行人在三大主要产品的使用上,未充分体现出技术先进性,可能不满足科创板上市的相关标准。
文章来源:《电脑与信息技术》 网址: http://www.dnyxxjs.cn/zonghexinwen/2022/0914/2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