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闻与传媒论文_社交媒体的社会资本属性考察

来源:电脑与信息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社交媒体崛起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社会资本属性 (一)社会心理的媒介化考察 (二)社交媒体的社会资本属性 二、社交媒体传播基础上的新型社会资本的形成与获取 (一)人的
文章目录

一、社交媒体崛起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社会资本属性

(一)社会心理的媒介化考察

(二)社交媒体的社会资本属性

二、社交媒体传播基础上的新型社会资本的形成与获取

(一)人的交往需求成为新型社会资本形成的基本前提

(二)虚拟社会关系网络编织与新型社会资本获取

三、影响社交媒体社会资本运作与维持的因素

文章摘要: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革命性成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塑造人们日常生活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不可替代的工具。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已然形成一种社会资本。从微观结构主义视角出发可以阐释社交媒体崛起对人们社会关系网络构建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资本变化产生的本质性影响。首先,媒体对社会公众信息选择心理所产生的诱导性(或逆反性)影响不仅仅体现为社会行动者个体如何对媒体信息进行选择,且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社会行动者个体不得不对无处不在的媒体信息进行选择.社交媒体为行动者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提供了工具性手段,已经成为社会行动者对外型塑形象,对内决定自我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依赖。通过社交媒体对社会认可的渴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基础,特别是以扩大"逐利"范围为目的的社交媒体商品交易在潜移默化中肢解了原有社会结构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传统。由于社交媒体交往空间的虚拟性,其行为主体的差异性巨大,他们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兴趣爱好、价值认同、宗教信仰等连接而成的社会关系呈现出相互依存和信任程度较为"弱化"的维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媒介社会资本就是由这种弱关系形成的浅度信任型社会资本,也可以称之为"游离性"社会资本。而决定社交媒体行为主体拥有网络社会资本稳定性程度及多少的重要因素就是行为主体使用社交媒体的熟练程度及频率以及其所在网络与其它网络之间维持联系的稳定性程度,这也是社交媒体构建社会关系网络引发社会结构中支配与变迁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根源。其次,作为新型社会资本形成的先决条件,社交媒体的社会资本的形成与运行与行动者主体的需求密切相关。需求是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而人类区别与其他生物体最本质的特征则是具备思维及通过自我需求不断美化自然的能力。正是基于这一前提下,在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社交媒体应运而生,而由此形成的社交媒体社会资本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借助技术载体承载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类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得的社会性需求。作为一种新型社会资本,虚拟社会资源网络不仅折射出人类对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类的一些诸如放任情感发泄的非"阳光性"需求。基于人的思想活动,其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最后,信息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网络媒介社会资本需要保持社交媒体传播活动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内行为主体间的经常性互动和交流才能持续运转与维持。运用与维持社交媒体社会资本除了行为主体之间基本的交流和互动之外还有行动者个体所不能操纵的其它动态性影响因素,如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形成的关系网络的稳定性及其密度和网络内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以及社会结构变迁、社交媒体社会资本的弱化和消失过程,这些因素综合反映了网络媒介钩织的社会关系网络内部结构的存在状况。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4086/j.cnki.xwycbpl.2021.06.003

论文分类号:G206

文章来源:《电脑与信息技术》 网址: http://www.dnyxxjs.cn/qikandaodu/2021/1103/1762.html



上一篇:工业经济论文_技术差距、市场竞争与制造业技术
下一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_云门户下的企业信息聚合技

电脑与信息技术投稿 | 电脑与信息技术编辑部| 电脑与信息技术版面费 | 电脑与信息技术论文发表 | 电脑与信息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电脑与信息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