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构建混合式教学平台建设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3)

来源:电脑与信息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正是在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引领下,我们建设了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教学团队,并于2007 年成为山西大同大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后,2009 年又成为

正是在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引领下,我们建设了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教学团队,并于2007 年成为山西大同大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后,2009 年又成为了山西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我们还对脑科学相关学科进行了重点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团队有了自己的网站: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网站(网址为:http///nkxyjs/),这样使我们的教学资源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利用。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我校在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把握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建设的主线,改革不适应专门人才培养的体系和结构,把计算机技术引入课程教与学,使教学内容与医学心理学发展水平相适应。以“网络课程”的形式作为一种平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创建内容适合学生需要,形式具有自身特点的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新体系,形成以现代远程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体系,为在新的医学模式转变下造就“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6,15-16](我校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网络课程网址为:http///jpkc/)。通过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搭建了混合式教学平台,使医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把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医学诊疗活动中,研究和解决整个医学领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1]许忠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J].黑河教育,2018(12):85-86.

[2]张静雅,王伟,曾庆枝,等.上海市社区医护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1):28-30.

[3]李丽,牛志民.随机进入教学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18-20.

[4]史艳琴.高等医学院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及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8):40-42.

[5]赵秋振,李荣,史宝林,等.医学心理学课程发展困境与改革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2):1-7.

[6]李光英,杨铁峥.《医学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对医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5):961-964.

[7]吴静.微课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9):108-110.

[8]李光英,杨铁峥.《医学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对医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5):961-964.

[9]宗丽君.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及策略[J].成才之路,2018(27):29.

[10]窦万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及其应用模式的探索[J].继续教育,2018,32(9):52-54.

[11]杨峰,薛茂权,白剑波.反思性LEARN 理念的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数控加工实训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8(9):138-140.

[12]秦楠.“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13]董成双,朱少叶.B-Learning 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137-138.

[14]赵保军,陈俊芬.现代远程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1-2.

[15]高向杰.日本终身学习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7):47-52.

[16]张韵.“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7(1):50-57.

课程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是教学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全面加强课程建设,努力打造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精品课程,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1],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1 医学心理学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医学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既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又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在国内,医学心理学走进高等医学院校的课堂,仅有20 余年的历史。1979 年,北京医科大学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首先将医学心理学作为必修课,在前10 年,多数学校都作为选修课开设,而近10 年来,有许多高校已经将其列为必修课,原卫生部也已经将其作为执业医师必考科目。尽管早在1987 年原卫生部将其作为医学院校基础、预防、临床、口腔等专业的必修课,但与其他学科相比,本门课程的教学基本建设还比较薄弱,课程内容的重复、繁杂,学科特点不明显,课程内容与体系过于复杂,难以形成体系,使学生难以掌握要旨,抓住主要线索。然而,本门课程的内容对于医务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即包括心、身两个方面。国内外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心理、行为有关。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生活节奏加快,心理疾病乃至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世纪90 年代,WHO 在全球14 个国家的15 个中心(门诊)调查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和各国临床医师对其诊断和处理的能力,发现综合性医院门诊就诊者的患病率很高(1/4),而各国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都不高。张静雅等[2]采用“非精神科临床医师心理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对上海市3 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发现社区医护人员对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认识有待提高。诸如此类的研究都说明我国临床工作者在心理学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临床服务质量。进入21 世纪,我国医学教育面临三个转变:即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服务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医生角色由“诊断—治疗”向“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转变。这些转变的许多工作都是要通过加强医学心理学教学这一最重要环节,并对医学心理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改革来实现的[3-4]。2 构建混合式教学平台,加强医学心理学课程建设医学院校是以培养医务工作者为目标,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既需要掌握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又需要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既要了解人具有生物属性的一面,又要了解人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从而更好地为医学事业服务。课程建设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基本的环节,课程建设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的教育方式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且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使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工智能化以及教学内容呈现多媒体化[5-8]。因此,创建内容适合学生需要,形式具有自身特点的医学心理学教育系列课程的新体系,运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技术,增加教学吸引力,对在校医学生加强医学心理学的教育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通过医学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可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教学效果,向国家一流水平迈进。我校通过对国内高等院校医学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精品课程的调研,借鉴国际医学教育的培养标准和模式,根据医学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类型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最佳方式组织和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IITC)[1,6,9-10]。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全科医师为重点来建构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上,打破了以知识体系为逻辑体系来建构知识的传统做法,从医学教育模式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临床上常常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引导其获得进一步自我教育的意识。总的来说,就是以培养全科医师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来建构教学内容的体系。第二,把课程的系统教学和专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采用马存根教授主编的卫生部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心理学》规划教材第二版及配套教材。该课程分为十个章节,这十章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讲座的十个专题,这种做法打破了过去教学内容片面追求系统性,追求自身体系完善的作法,尽量把最必要的内容提炼出来,避免内容的重复和相互的重叠,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内容。第三,弹性开放的教学空间。弹性开放的教学空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扩展课堂空间,加大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力度。本教研室除了担任这门课系统教学的教学外,所有教师都可以根据同学的需要普遍地在各个院系进行普通心理学的专题讲座,例如对入学新生普遍进行新生心理适应的讲座;根据学生出现宿舍人际关系的问题,开展人际交往的讲座;情绪管理、恋爱心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自杀危机预防等讲座。这种作法大大扩展了课堂空间,而不仅仅是在课堂系统听医学心理学的内容。使广大同学都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讲稿的部分内容被收录于马存根教授主编,联合国内七所院校编写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并已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2)注重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外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校每年举办心理文化月活动,活动中开展心理教育、心理宣传、心理沙龙、心理知识展览和团体辅导等活动。与此同时,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组织这些活动,成为骨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引导他们把课堂上的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地扩展了课堂的时空。(3)在医学心理学“网络课程”中设立了国内外的超级链接。我们在医学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与国内外部分著名的普通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网站建立了超级链接。使学生在不用搜索引擎的情况下,方便地链接到这些网站,进行互补式学习,最大可能地拓宽医学心理学的学习空间。第四,采用小组学习(group study)等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手段。将团体学习的形式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互动活动,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注重活动中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使理论内化到了心灵深处,转化为学生调节心理、增强心理素质的实际行动。同学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充满活力,吸引人,实用性强。第五,有着前瞻的教学理念。采用Blend Learning的教学理念,将传统的课堂大课授课的教学方式和e-learning 的优势结合,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11-14]。同时我们采用在线自测,即时给分的Flash 题库,使学生在预习、学习和复习完相关章节后能够及时地检测学习效果,发现不足,达到牢固地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的目的。第六,采用预设和生成的教学方法。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严密的教学计划和安排。我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准备理论资料、实际的个案资料和互动活动。同时采取弹性方式,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以及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或者课堂上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例如,我们根据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患者求医率增加,开设了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抑郁症患者分析的专题讲座。在教学时,我们不固守于课前准备的教学资料,注重运用学生在教学中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第七,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现代化教学方法,图文声像并茂,例如配合有的章节播放有关的心理电影和录像,有时展示一些画片,同时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视觉效果,这样对教学对象起到增加吸引力的作用。3 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最大的范围内的共享在医学教育领域,人类正在迎接一个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新时代。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与诸多学科相结合,医学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远程网络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可实现不受地域、时间、空间限制,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其知识更新迅速,有丰富的表现力,推动了医学教育的发展。我校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聚集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共享,可以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起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示范作用,并对其他课程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正是在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引领下,我们建设了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教学团队,并于2007 年成为山西大同大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后,2009 年又成为了山西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我们还对脑科学相关学科进行了重点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团队有了自己的网站: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网站(网址为:http///nkxyjs/),这样使我们的教学资源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利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我校在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把握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建设的主线,改革不适应专门人才培养的体系和结构,把计算机技术引入课程教与学,使教学内容与医学心理学发展水平相适应。以“网络课程”的形式作为一种平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创建内容适合学生需要,形式具有自身特点的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新体系,形成以现代远程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体系,为在新的医学模式转变下造就“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6,15-16](我校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网络课程网址为:http///jpkc/)。通过医学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搭建了混合式教学平台,使医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把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医学诊疗活动中,研究和解决整个医学领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参考文献[1]许忠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J].黑河教育,2018(12):85-86.[2]张静雅,王伟,曾庆枝,等.上海市社区医护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1):28-30.[3]李丽,牛志民.随机进入教学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18-20.[4]史艳琴.高等医学院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及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8):40-42.[5]赵秋振,李荣,史宝林,等.医学心理学课程发展困境与改革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2):1-7.[6]李光英,杨铁峥.《医学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对医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5):961-964.[7]吴静.微课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9):108-110.[8]李光英,杨铁峥.《医学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对医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5):961-964.[9]宗丽君.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及策略[J].成才之路,2018(27):29.[10]窦万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及其应用模式的探索[J].继续教育,2018,32(9):52-54.[11]杨峰,薛茂权,白剑波.反思性LEARN 理念的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数控加工实训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8(9):138-140.[12]秦楠.“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13]董成双,朱少叶.B-Learning 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137-138.[14]赵保军,陈俊芬.现代远程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1-2.[15]高向杰.日本终身学习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7):47-52.[16]张韵.“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7(1):50-57.

文章来源:《电脑与信息技术》 网址: http://www.dnyxxjs.cn/qikandaodu/2021/0215/930.html



上一篇:探讨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作用
下一篇:融入智慧城市的“120”智慧急救体系研究

电脑与信息技术投稿 | 电脑与信息技术编辑部| 电脑与信息技术版面费 | 电脑与信息技术论文发表 | 电脑与信息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电脑与信息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